© Copyright 2023 [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团结路11号金融中心A1座3201 邮箱:service@sylyzy.com
技术服务咨询:13898168872 项目申报咨询:13504002441
医药科技资源丰富,创新体系业已形成
辽宁拥有丰富的医药创新资源,全省有18所高等院校、15家科研院所涉及医药领域,拥有医药研发机构111家、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3家、三甲医院63家,拥有两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15名,汇聚各类高端人才546名,科研人员8200名,占从业人数的10.6%。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药物.农药、化学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也是东北地区唯一通过OECD和FDA GLP认证的机构),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中心、医疗器械装备质量检测中心及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平台,建有省级各类平台321个。逐步形成了包括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内的创新研发体系和以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兴齐眼药、锦州奥鸿、上药好护士、华润本溪三药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
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创新潜力突出
辽宁医药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6家,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近50家,在工业化脂质乳剂载药技术、纳米靶向制剂载药技术等新型缓控释微粒给药系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个临床阶段蛋白质药物进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其中以重组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人源化抗人TNFa单克隆抗体等为代表的I类新药临床研究稳步推进;疫苗品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相继开展了新冠疫苗、手足口多价疫苗、肺炎多价结合疫苗、B群流脑疫苗。15价HPV疫苗等创新品种的研发,多款疫苗已走向国际市场。医疗器械研发基础扎实,在多排CT、核磁共振、医用机器人、生物材料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能力。
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凸显
辽宁省医药产业按照各区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政策优势,逐步建成多个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个省级产业基地和5个产业园。其中,“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和“大连双D港牛物医药产业园区”等已建成相关配套,大量医药及相关企业入驻并相继投产运营:“沈阳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初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本溪为核心,丹东、锦州、西丰特色发展的六大医药产业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发展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产品,形成“大品种、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聚”与“特、专、精、深”并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建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为各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提供载体,逐步形成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融合、大小企业融通发展、多学科融合创新的“三融”创新格局。
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聚焦新型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智能高端制剂、疫苗、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等重大创新产品,以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依托,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一体化部署“卡脖等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品创新,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面向海内外、省外发布辽宁省生物医药领域“揭榜挂帅”任务清单,招揽顶尖团队成立项目法人化实体,加速免疫疗法、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基因编辑和疗法、AI医疗应用、生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成果在辽落地。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持成果创业,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试验田”,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赛等载体培育科技型企业新苗;对雏康瞪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科技信贷贴息支持,助力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
© Copyright 2023 [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团结路11号金融中心A1座3201 邮箱:service@sylyzy.com
技术服务咨询:13898168872 项目申报咨询:135040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