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2023 [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沈阳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生物医药产业概况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西南部,常住人口170万,区域面积488平方公里,包括东部4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和西部44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获批国家级开发区。2022年,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中位列16名。铁西区拥有工业企业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外资企业600家,世界500强企业84家。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工业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中德园成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中德园也是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协同区,是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先后被国家部委授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称号。中德园拥有产能40万辆的全球最先进的宝马整车工厂、产能60万台欧洲以外唯一的动力总成工厂、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生产宝马1系、2系、3系X1、X2等车型。2022年,投资193亿元的宝马里达工厂正式投产。
投资优势
区位交通方面,沈阳市是东三省的门户,公路、铁路、海路、航空运输非常便捷,距离营口港1.5小时车程,京沈、沈大、京哈多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京沈高铁2.5小时直达北京。有国际航线28条。沈阳地铁一号线贯穿东西,2025年地铁3号线将贯穿全域,直达宝马工厂。沈满欧铁路直达园区。
科技人才方面,沈阳共有两院院士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余万人。高等院校47所,集聚创业人员10万余人,新引进高端人才1万余人。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金属所和生态所三个国家级研究所。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07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762个。
服务配套方面,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锦江国际、万丽两个五星级酒店。青年公寓、专家公寓、国际社区,可满足蓝领、白领、高管等不同阶层外籍人士对生活的品质需求。占地60万平方米的万科中德社区开工建设,打造纯正德式风情居住和商业街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学;东北育才教育模式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勋望小学中德校区开工建设,今年9月将投入使用。积水潭国际医院作为沈阳市7家国际医院之一,与德国医疗保险体系对接,保证外籍员工就医需求。
生物医药产业情况
铁西区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工业文创旅游、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铁西区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3户,年产值136.4亿元。代表性企业有东北制药集团、沈阳三生制药、安斯泰来、博泰生物、汇敏源生物等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左卡尼丁、头孢、维生素、舒巴坦钠、氰二酯、阿奇霉素、VC磷酸酯、舒他西林、医药级紫杉醇原料药、化学医药原料中间体、中药、保健功能食品、狂犬病灭活疫苗和非洲猪瘟疫苗、心脑血管药物卡维地洛、烧伤类药物醋酸磺胺米隆、抗抑郁类药物盐酸曲唑酮等。未来,重点推动化学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移0发展质量稳定可控、临床优势突出的现代中药提高抗体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疫苗等生物药的研发和制备水平。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包括依非韦伦片、左乙拉西坦及片剂等新产品产业化。推进流感疫苗、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及注射液等新产品上市,快速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区内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化工园区为辽宁省第一批省级化工园区。定位为中国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将建设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千亿级高端临海装备产业、百亿级生物医药、洁净能源和临港物流产业。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0.8亿元,增长8.9%,增速连续第五年在全市领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2.7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大连市26.5%,绝对量全市第二,增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增速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3亿元,同比增长212.2%,增速排名第一。未来三年工业总产值 3500亿元,占大连市113;未来五年工业总产值 5000亿元,占大连市112;未来十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万亿元,工业上“再造一个大连”。
长兴岛生物医药产业规划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石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合作优势,正积极推动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发展方向:重点规划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药、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医美级原料及化妆品。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国家级绿色原料药生产基地;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原料药之都。发展区域:生物医药创新园,占地2.25平方公里;精细化工创新园,占地6.9平方公里;规划西中岛中日合作化工新材料产业片区,占地10平方公里。
比较优势
1.交通优势:码头岸线长度60.3公里,30万吨以下泊位数141个。至大连行车时间50分钟,到大连机场120公里,到大连市区102公里,距最近火车站19 公里。
2.基础化工原料优势: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大宗石化原材料基地。1200万吨/年PTA、450万吨/年PX产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0%和15%。
3.平台优势:建成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初创工厂、中科院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绿色原料药生产基地和2.0版科创中心。
4.营商环境优势:与企业同心、与发展同向;无事不扰、有事担责,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恒力长兴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19个月建成、22个月投产业内最快速度,恒力重工盘活STX55小时完成所有204宗竞买资产权证变更过户,4天推动165个单体验收。
5.发展空间优势:长兴岛片区可用于医药项目建设用地约1平方公里,可盘活利用厂房及用地面积约17.7万平方米。西中岛片区可用于精细化工及化工医药生产项目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
6.基础设施优势;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道路等“七通一平”基础配套条件。
7.人才支撑优势;大连市有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31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00多家科研院所。
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况
本溪高新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中国北方医药名城;本溪市生命大健康产业最新最快增长极。目前国内同类园区中唯一拥有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化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出口中药材及保健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罕见病联盟创新药物成果转化基地等8个国家级高端品牌的医药产业集聚区。
人才资源
随着龙头项目相继落地,引导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本溪高新区越发凸显对人才的渴求和对智慧的尊重。涵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6所高校和校区,成为本溪高新区创新的元气和底气。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辽宁科技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本溪医药研究教育发展基地、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本溪校区、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医药相关高校和校区已落户本溪高新区,在校师生3.6万余人,园区人才和人力资源储备充足。高校与区内企业深入合作,为产品升级、品种开发、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保障。组建了11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承担省揭榜挂帅重大专项8项,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产学研合作,构建了以驻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为支撑的创新生态圈和人才培养体系。
发展政策
发动强有力政策引擎,把脉企业,全方位支持项目入驻、科技创新和企业壮大,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严格落实各类扶持政策、本溪山城英才等激励政策。《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动绿色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暂行)》、《关于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事实办法(暂行)》相继制定出台,全方位支持项目入驻、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壮大。
政务环境
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高效集中审批改革全面实行。以“企有所呼、我必有应,无事不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1330”高效集中审批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并实现32证合一,备案类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目。
© Copyright 2023 [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