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概况

沈阳市浑南区生物医药产业

浑南区作为沈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研发能力。2019年,浑南区的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业以东软数字医疗、成大生物、远大诺康和兴齐眼药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以泗水科技城为核心的眼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以及以成大生物、远大诺康和新松医疗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的聚集态势。

此外,浑南区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包含各类研发机构43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省级产学研联盟11家、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双创载体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9家、高新技术企71家、雏鹰企业40家、瞪羚企业3家、独角兽类企业1家、上市企业3家。2022年,浑南区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其中包括多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如中一东北国际医疗城、浑南智慧零碳示范区等。2022年,浑南区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2023年,辽宁省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眼科用药、特色民族药等领域,并计划通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园区、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创新产品来壮大医药产业,提升产业链条现代化水平。

2024年3月,辽宁省召开了全省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医药产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特色产业体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支持等推进措施。

image.png

沈阳市铁西区生物医药产业

沈阳市铁西区作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显著的发展势头和集聚效应。铁西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东北制药、三生制药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东北制药原料药厂区203分厂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产量提高了10%以上。此外,铁西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如兴齐眼药等,这些企业在眼科用药、植介入器械等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铁西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注重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拥有一定数量的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并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铁西区政府也在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措施,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铁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产值140亿元,增长16%五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到10%。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产值240亿元,利税80亿元,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铁西区将继续加大创新扶持力度,推进头部医药企业及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为企业创新孵化提供平台支撑,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为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

image.png

大连市长兴岛生物医药产业

  长兴岛位于大连市主城区西北,渤海岸线东南部;规划面积598平方公里,由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长兴岛是中国第五大岛,长江口以北第一大岛;五岛通过大桥与陆路连接距离大连市中心和周水子国际机场70分钟车程;距离在建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50分钟车程;距离高铁站点30分钟车程。

大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研发资源。聚集辉瑞制药、珍奥药业、医诺生物等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十四五”规划中将生命健康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石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合作优势,正积极推动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基地建设。长兴岛重点规划发展化学药品(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物制药(多肽、核酸类药物、合成生物、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类药物、疫苗等)、新药研发服务平台(CRO产业链和CDMO产业链)、医美级原料及化妆品。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国家级绿色原料药生产基地;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原料药之都。

目前已入驻大连万福制药有限公司、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大连润辉制药有限公司、大连阿拉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森制药(大连)有限公司、永达苏利药业。产品覆盖抗感染、抗病毒、心脑血管、镇痛镇咳、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生物技术药物。

image.png

本溪中国药都生物医药产业

本溪,位于环渤海经济带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境总面积8411.3平方公里,呈哑铃形分布,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人口150万。本溪市下辖四个市辖区(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两个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溪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辽药资源最大的原产地有各类中药材1117种自然蕴藏量2200万公斤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山地面积300万亩以上

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医药产业”的重大决策。明确以本溪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产业规模超千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建设沈本新城,使其成为辽宁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加速沈本一体化进程的核心载体,促进本溪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立足高新区医药工业产品门类齐全、规模体量突出、产业配套完整等良好产业基础,依托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国家级高新区等园区平台,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原料药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做优、做强现有骨干企业,着力提升园区生物医药发展水平,打造以“高端绿色原料药和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东北地区特色鲜明、产业高端、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的高水平产业园区和国家重要的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

依据“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规划园区形成三大功能区。

生物制药区:位于规划区北部,规划用地面积约为73.05公顷。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发展以重组蛋白类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及激素药物为主的生物制药,培育梯次降低安全风险的生物制药类企业。

绿色原料药区:位于规划区西部和南部区域,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28.70公顷。该区域以创新企业为基础,引进培育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发展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及以化学仿制药、化新型表面活性剂 学创新药为主的化学制药,打造园区原料药产业核心发展区。

研发及中试功能区:位于规划区中部,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2.07公顷。该区域依托现有的标准化厂房一期和规划的二期,为入驻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成果转化。

本溪集聚医药产业项目186个,包括日本卫材、韩国大熊等国际知名企业及上海医药、上海绿谷、华润医药恒康(四环)药业等多家国内医药百强、上市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注册划转药械品种909个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创新园和创业园引入华大基因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药物研究院等海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50家。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10项拥有:在研品种374个、完成成果产业转化147项新药完成临床前和临床实验研究成立:两支总规模为17.5亿元的健康医疗创投基金和大健康产业基金,已向20余个科研项目注资超亿元。 

image.png

辽宁五女山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

宁五女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地处辽宁省东部,长白山南麓,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辖1个省级开发区,13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28万人。全县有满、汉、朝、蒙、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5.7%,其中满族人口占53.1%,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桓仁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山参之乡、中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桓仁自然资源富集山参、鹿茸、辽五味等各种野生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1117种,自然蕴藏量达2200万公斤,“桓仁山参”、“桓仁冰酒”等7个产品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大米”、“桓仁林蛙油”等16个商标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桓仁林下山参保护面积65万亩,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山参之乡”。桓仁是世界冰酒三大产区之一,有“世界冰酒之都”之美誉。

桓仁县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以辽宁五女山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中药制药、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绿色有机食品、冰酒)、康养旅游和绿色能源四个版块。打造“中国山水氧吧之都”和“国际生态健康之城”。目前,开发区入住企业76家,年产值近30亿元。上海医药、天津天士力、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行天健药业、烟台张裕、天津王朝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桓仁,乾元堂、江南水镇等康养企业陆续开放。桓仁健康产业初具规模,正朝着集聚化目标迈进。

桓仁林下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各类药材1117种,是国内久负盛名的参药之乡。国内知名制药企业相继落户桓仁,以林下山参为主的中药制药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聚。规划建设提取、制剂等中药制药企业   桓仁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两万余亩,总产量8000多吨,主要品种是林下山参、辽五味、辽细辛等。其中山参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干品3吨左右;辽五味产量达到6000吨。规划建设林下山参及东北道地药材精深加工企业。

image.png

锦州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

锦州经济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前三季度,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稳步崛起和产业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公司发挥了关键作用。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参与制定了我国首个自主创新柴油机油国家标准,提升了润滑油自主研发水平。辽宁中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无定形硼粉的生产上取得了技术突破,这种粉末主要用于冶金新材料合成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

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土重要的医药企业之一,正计划继续瞄准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不断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奥鸿药业作为锦州医药产业的重要一员,其在医药制造方面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锦州医科大学及其生命科学研究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和孵化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3年3月,锦州举办了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暨招商对接会,会上有34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5亿元。此次活动不仅为锦州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策略和方向,还通过建立合作联盟,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

image.png

西丰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

西丰,位于辽宁省东北部,1902年设县,因“河水西流、物产丰富”而得名,区域总面积2686平方公里,人口35万。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生态之城和充满郁郁生机的养生之地。

西丰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5.7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91平方公里。下辖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安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郜家店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位于县城西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成区已全部实现“九通一平”的标准。开发区建立了完善的政务服务、产学研、金融、物流、职工培训、生活服务“六个”支持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71户。

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坚持以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为方向,按照发展规划以生物制药、保健品、绿色食品、医疗器械为主导,是重点引进鹿产品、中医药保健品、柞蚕系列产品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为主的省级重点产业园区。

西丰素有“梅花鹿养殖发源地、参茸药材集散地、皇家猎场兴盛地、生命健康产业地”之称,确立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打造“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的发展思路。立足顶层设计,聘请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制定了“生命健康产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旅游产业规划”、“生态保护建设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五个规划,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遵循。

几年来成功引进贵州茅台、山东东阿、辉山乳业、御室集团、北京同仁堂、庆丰包子等多家国内知名生命健康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茅台保健酒、东阿鹿产品、美麟野蚕丝、辽宁鹿源、辽宁金丹、昊军食品等主要品牌。

image.png

沈抚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成立于2017年,地处辽宁省和东北亚的中心地带, 是“一带一路”东通道、中蒙欧经济走廊等国际通道和产业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区域面积285平方公里,下辖三个街道、一个乡和一个经济区,总人口19.4万人。区域内既有高速路、快速路,又有铁路、轻轨5号线,目前地铁九号线延长线也在建设中。

随着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生命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沈抚示范区管委会充分发挥体制、区位、产业、生态优势,以创新、集聚、融合、发展为引领,坚持把传统优势与经济发展进行深度融合。 建设方案获批以来,沈抚示范区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医疗”、“康养”两个领域,打好“产品”、“服务”两张王牌,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沈抚示范区六大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构建“医、药,械、食、管、服”为核心,着力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通过招商引资,已经引进华润、方大、省肿瘤、七喜等一批医疗机构;艾美疫苗、格林血制、国药集团、CRO服务机构等众多集团企业入驻沈抚。示范区也将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扩大区域投资吸引力,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实现生命健康产业合作共赢。

image.png


© Copyright 2023 [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确 认